|
“注水”简历芝麻开门? |
|
2007年8月23日,已点击:25516次 来源: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
简历无疑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但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往往有好些人对自己的简 历进行“注水”—造假,并且成功地推开了求职的第一扇门—获得面试机会。有 调查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求职者在造假中如鱼得水。
履历“注水”令人惊讶
据报道,英国莫里斯研究所7月份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有三成英国人求职时在履历表上作假,夸大个人业务资历、虚报学历或过去任职时的工资数额。
调查表明,在英国2530万就业人口中,约有750万人在与未来雇主谈话时说了假话,比例达29.6%,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求职者的个人爱好(47%说谎)、过去工资数额(25%说谎)以及个人业务能力(19%说谎),还有3%的被调查者承认在个人犯罪档案方面也作了假。
在美国,也有不少求职者对他们过去的业绩略有夸张,其中超过10%的人在他们的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中夸大其词,尤其是申请营销职位的,这个比例就更高。
在美国被誉为“简历侦探”的简历打假专家EdwarC. Adler说:“由于有如此多的人通过伪造简历而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所以有时诚实的人也开始认为他们不得不做同样的事。”
在我国,虽然目前尚没有完整的简历造假调查报告,但有迹象显示,我国求职者的简历同样有相当多水分。据介绍,成都某投资集团公司6月23日至25日连续3天 的招聘中发现,不少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交来的84份自荐表中,有5个是同一学校的校学生会主席,其中来自同一学校同一个班的居然有6个人是班长,且都“品学兼优”。
而天津市某外贸企业的人事部长前些时候遇到了更为尴尬的事:该企业千挑万选招了一个经理助理,是市外某高校应届毕业生,自荐表上说该生英语口语水平极高,而且笔试过英语六级。但在一次与外商谈生意时,该助理却直冒冷汗,面对客户不知所云。不得已该企业临时从外面请了一位英语翻译。后来才知道,此生根本没有取得英语六级证,自荐表上所填的内容只是为了包装自己。为此,该人事部长倍感无奈:“没想到,自荐表里竟也掺杂使假,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找到诚实可信的员工。”
在记者采访的多家深圳企业中,招聘经理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在招聘过程中遇到“注水”的简历已是常事,尤其是学历造假。据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透露, 该中心成立至今共为企事业单位验证达7万多个,验出假证1万多个,假证的比例占12%左右。面对求职简历“注水”现象,被采访的深圳企业的招聘经理都强调, 他们有高度的“警惕性”。
“注水”与玩噱头有关?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简历的造假,比较曲型的有:假文凭、假职务、过分渲染工作职责和更改在职时间以掩盖失业的经历。
不过也有人说,现在用人单位招人先看个人简历,然后再从中筛选,求职者如果不把个人简历做得显眼些,就算很有实力但不具备某些招聘条件,他根本得不到面试的机会。
对此,不少企业招聘经理承认,简历是获得求职者个人基本信息的首要渠道,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选才倾向性。某知名企业招聘经理黄先生说,他们在招聘营售人员时,那些有在大公司工作经历和高层次教育背景的求职者容易获得该公司面试机会,而对于在小公司工作过的求职者,一般较少考虑。
事实上,由于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取向,也造成了一些求职者投其所好。曾在深圳某中型企业做过销售的李先生说,他深知用人单位十分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和是否具有知名大公司的工作背景,但为了得到面试机会,他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描绘得“丰富多彩”,说自己不仅当过部门经理,而且曾任职某大公司驻外办事处负责人。李先生解释,虽然自己深信实力是就业求职的决定性因素,但无奈企业玩噱头—把应聘条件定得很高。
“注水”风险越来越大
然而,大多数人事经理都认为,简历当然要写得生动、精彩,但也不能夸夸其谈、胡编乱造,甚至在学历、经验方面造假,这样即使你得手应聘成功,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到时你不仅脸面丢尽,被炒鱿鱼也是“罪该应得”。
深圳某人才市场资深人士谢先生告诉记者,企业现在特别注意核实求职者的情况, 比如假文凭,到其所毕业的学校或在网上输入毕业证号,真假面目便昭然若揭。
此外,还可向求职者过去的雇主了解。谢先生说:“在英国,有些企业甚至求助于专业调查公司帮助核对求职者履历表。”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企业的“警惕性”越来越高,在履历上使用欺骗手段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外企,是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来选拔人才,简历写得再好,如果不能通过考试,也只是枉费心机。一旦露了马脚,那求职者失去的不仅是一次就业机会,还有做人的信誉。试想一个在社会上作假的人,企业怎么可以相信他的人品。
|
◆
本类相关信息 |
|
|
|
|
最新公告 招考 资讯 |
|
|
|
|
|
|
|
热点专题调查 |
|
|
|
|
|
|
|
图片新闻 |
|
|
|
|
|
|
|
|